首页政协要闻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加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来源:惠州日报    2023-02-08 13:40:05

推动县域振兴走在前列、发挥大项目联农带农作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市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热议我市如何坚定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统筹城乡规划

 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引导县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好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

市人大代表、博罗县委书记谢远区表示,博罗将实施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开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行动、绿美广东博罗行动、县城承载力提升行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行动等五大行动,推动县域振兴走在前列。

谢远区介绍,在县城承载力提升行动中,要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教育医疗、促进消费、产业布局、交通路网等方面下足功夫,提升县城综合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加强县域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添置相应设备,实实在在保障老百姓健康。”市人大代表,惠东县人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廖驭国建议,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人力资源和医疗物资储备工作,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让老百姓就医更加便利。

富民兴村产业

 壮大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惠州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同比增长7.5%,跑赢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全市涉农投资快速增长,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将抓好大百汇现代渔业产业集群、博罗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等大项目建设。

如何更好地发挥大项目联农带农作用,带动惠州农业农村发展?市政协委员,龙门县云鹏实业有限公司、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鹏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要应采尽采,优先采购当地农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地农业特色,提供信息指导种植,形成订单农业;结合供销社强大的市场渠道,依托惠州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惠州特色农产品。

市政协委员、市乐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平天表示,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明确提出壮大特色种植、精深加工、预制菜等富民兴村产业。我国农产品加工率一直不高,初级农产品保质期短、价值偏低、技术含量低,且受天气、自然灾害及市场波动等影响,仅靠初级农产品难以给农户带来较好的经济发展提升。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预制菜行业,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目光聚焦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及惠州预制菜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引领、金融支撑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培育经营主体

 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

产业经营主体“强”,产业振兴才有希望。市人大代表、惠东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站长周秀文建议,加大农业生产企业扶持力度,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并加大对粮食生产企业投入和水稻机收减损支持力度,确保粮食安全。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惠州于2022年底已获批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认定建设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形成了梯次发展和“一县一园”格局。主导产业覆盖丝苗米、蔬菜、南药、马铃薯、胡须鸡、生猪、肉鸡蛋品、水产、花卉、茶叶、预制菜等惠州特色产品,为惠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让农村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市人大代表,惠城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张玉臣介绍,近些年来,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受疫情以及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影响,自身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长乏力,发展质量也不高。

张玉臣建议,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专项资金,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完善金融信贷保险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不断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风险保障水平;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用地保障,积极有序推动土地流转,规范设施农业用地使用,有效解决农业产业用地;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指导,在市、县(区)两级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

激发发展活力

 坚持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两手抓

产业兴则乡村兴。我市坚持乡村产业与乡村建设两手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诗意田园和现代都市交相辉映的惠州,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市政协委员,博罗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徐颂表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目前政府、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进去了,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度不够。接下来要想办法推动乡村振兴主体力量“立”起来,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其参与度、幸福感,发挥主人翁作用,才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市政协委员、民建惠州市委委员、读者文化园总经理邵灿辉认为,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建议在乡村振兴中注入文化力量,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同时要挖掘、弘扬本土特色文化,让农民更多地参与进来,真正激活农民的主体意识,使农民更加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提升素质水平

 持续深入推进优秀乡土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市政协委员、惠州东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裁何燕航今年作为第一提案人和团队一起提交了《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市乡镇农村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建议》,建议从人才振兴这个切入点推进乡村振兴。

何燕航说,乡村振兴一般从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等几个维度发力。目前,我市在教育发展中仍存在资源不均衡等现象,突出体现在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造成优质生源流失,人才振兴“滞后”。何燕航认为,推进素质教育,光靠教育工作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发动其他力量一起参与,群策群力,比如可推动少年宫资源下沉到镇、村一级,从开辟第二堂课,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文体美能力角度着手,带动当地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

记者了解到,《惠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推进优秀乡土人才遴选培养工作方案》近期印发,强调将持续深入推进我市优秀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优秀乡土人才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激励和主导作用。市政协委员、市白马赢联商贸城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惠州市巴蜀商会会长、市总商会副会长蓝洪剑认为,农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农业高质量发展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业科学技术推进要循序渐进,同时要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增强契约精神,引导农民树立诚信意识。要让订单经营模式的经营理念走进农民心里,从而通过订单农业的好“钱景”,助力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李向英 刘炜炜 谢宝树 刘建威